“新订单指数低于生产指数2.3个百分点,需求恢复情况明显弱于供给,市场需求整体仍相对不足;而且月内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仍高于53%,是当前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7月制造业PMI再度反弹,各分项指标几乎全线飘红。
7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1.1%,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站在荣枯线上。受访专家认为,供需两端的持续回暖、进出口的进一步复苏、原材料价格的上行共同支撑了7月制造业PMI的回升。
7月的生产指数升至54.0%的近期高点,新订单指数也升至51.7%;而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8.4%和49.1%,高于上月5.8和2.1个百分点,纷纷创下近期高点。
需要注意的是,需求恢复情况明显弱于供给,市场需求整体仍相对不足;而且月内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仍高于53%,是当前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尽管外贸略有改善,但在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背景下,外部环境成为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中国正致力于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近期石油等能源价格大幅提升,这提振了上游原材料购进价格,不过下游企业的出厂价格则进一步出现了回落,“一升一降”之间,原材料购进价格与出厂价格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未来需要高度关注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中下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景气度的问题。
订单不足依旧普遍
“走势和我们之前的判断差不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总经济师陈中涛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7月制造业PMI再度回升是由供需两端持续回暖、进出口进一步复苏、原材料价格上行共同支撑的。
他表示,自3月份以来,生产指数一直保持着高速扩张,这一方面是因为复工复产仍在持续之中,此前疫情带来的生产停摆使得不少企业存在“赶进度”的需求;另一方面,近期市场需求出现了边际回暖,企业对未来的预期也有所改善。
7月生产指数略高于上月0.1个百分点,使得这一数字达到了54.0%的近期高点。生产的回暖推动了企业的“补库存”行为,也拉动了与此相关的采购量、就业等指标的好转:当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9%,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采购量指数由上月的51.8%抬升至52.4%,从业人员指数也由上月的49.1%升至49.3%。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介绍,从行业情况看,除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以外,其他20个行业的生产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其中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等制造业疫情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需求方面,7月新订单指数为51.7%,高于上月0.3个百分点,已经连续3个月回升。其中,造纸印刷、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在临界点以上连续上升,说明行业复苏动能不断增强。
不过,陈中涛指出,新订单指数低于生产指数2.3个百分点,需求恢复情况明显弱于供给,市场需求整体仍相对不足;而且月内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仍高于53%,是当前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他看来,需求端的持续复苏是中国经济景气度保持扩张的关键,“二季度以来的经济回暖主要是由生产端来拉动的,各地在复工复产上出台了很多措施,不论市场需求和订单情况如何,生产不能停,产能都要提上来;但随着工业领域复工复产趋近饱和,进入三季度,生产端边际改善的空间已经很小,经济的进一步向好必须从生产端主导转向消费端主导,而需求不足将成为未来经济景气度持续改善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他表示,不同于生产端,需求端的回暖往往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近期国内外需求虽出现了边际好转,但近日新疆、辽宁等地的疫情有所反复,秋冬季的疫情更是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内循环主体格局酝酿中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逐渐放松隔离封锁措施、恢复经济活动,以及我国出台的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制造业的进出口正在出现明显回暖。
7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4%,较上月上升5.8个百分点,为疫情发生以来的最高水平,且连续3个月上升。当月进口指数为49.1%,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创下年内新高。
最新的外贸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6月当月,中国进出口更是年内首次双双实现正增长。当月,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长5.1%,其中,出口增长4.3%,自4月份起连续三个月保持同比正增长;进口在4月、5月份两位数降幅后也于6月份转负为正,增长6.2%。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美国和欧元区制造业PMI上升到近一年半的高点,促进了外需的改善。
不过他强调,外部环境将是下半年PMI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由于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今年外需明显萎缩,再加上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因素加重,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陈中涛指出,欧美重启经济的持续性、有效性、可靠性等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一方面,近期美国等地区有反弹的趋势,不排除下半年会出现进一步的疫情反复;另一方面,疫情之下,全球经济贸易的衰退不可避免,比如IMF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下降4.9%,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经济将下降5.2%,WTO也预计全球货物贸易将下降13%至32%,联合国贸发会议则预计全球贸易将下降20%。
此外,疫情之下,贸易保护主义有进一步抬头趋势,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也正是中国打造“双循环”新格局的历史背景。
近期中国多次提及“双循环”新格局,7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赵庆河认为,消费品和新动能行业较快增长有利于促进内循环主体格局形成。7月份,消费品行业加快回升,消费品行业PMI为51.6%,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且连续4个月高于制造业整体,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有所上升。
新动能也持续较快增长,国产科技发展进程加快。高技术产业PMI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至51.3%,其中新订单指数上升0.5个百分点至52.5%。装备制造业PMI为51.8%,高于制造业整体,其中生产指数保持在55.8%的较高水平。
“国内消费需求上升,国产科技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内循环主体格局加快形成。”他说。
中小企业压力大
7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也升至了近期高点。当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8.1%,与上月相比,上升了1.3个百分点。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当月出厂价格指数只有52.2%,而且比上月回落了0.2个百分点。
赵庆河表示,受下游行业需求回暖影响,上游产品价格涨幅明显,石油加工、钢铁、有色等制造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均高于63.0%,出厂价格指数均高于58.0%。
陈中涛指出,价格指数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产端的改善,受企业采购量较快增长带动,上游的能源和基础原材料价格在上月基础上继续保持上涨趋势,近期石油等能源价格大幅提升,也提振了原材料购进价格。
不过他强调,目前的购进价格指数明显高于出厂价格指数,而且在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同时,下游企业的出厂价格则出现了进一步回落,“一升一降”之间,原材料购进价格与出厂价格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未来需要高度关注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中下游企业利润的问题,尤其是中下游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其面临的压力正在进一步上升。
“小型企业本来基础就差一些,其对疫情冲击的承受力也更弱;从行业结构上看,中小企业大多位于下游的轻工业等领域,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无疑会抬高这些企业的成本,挤压后者的利润,从而影响其景气度。”
事实上,不同规模企业的景气度与价格走势分化非常明显。7月份,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购进价格指数都高于50%,分别为59.0%、57.5%和56.7%。而在出厂价格上,大型和中型企业的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3.6%和51.8%;小型企业的出厂价格指数则低于50%,为49.3%。
赵庆河提供的调查结果显示,本月小型企业PMI为48.6%,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8%和46.8%,表明小型企业供需两端继续承压。此外,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部分企业反映,洪涝灾害导致物流运输不畅,出现厂房、设备、存货浸水等问题,生产经营也受到一定影响。
唐建伟也强调,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小微企业以及就业压力。他指出,在疫情和水灾交替冲击下,小微企业生存压力骤增,需要针对性政策加以扶持。
“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小型企业生存压力加大直接影响到就业状况,制造业的就业指数仍低于荣枯线,这需要引起重点关注。”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