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人形机器人能否照进现实?
来源:通信世界网(CWW)  作者: 王鹤迦 2024-06-18 10:10:19
6月13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特斯拉将于2025年开始限量生产Optimus(擎天柱)人形机器人,并在自有工厂测试仿人机器人。他预测,人形机器人的数量未来可能超过人类,成为工业领域的主力军。

6月13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特斯拉将于2025年开始限量生产Optimus(擎天柱)人形机器人,并在自有工厂测试仿人机器人。他预测,人形机器人的数量未来可能超过人类,成为工业领域的主力军。

1718587118756074411.png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目标年产10亿台人形机器人,占10%以上市场份额。Optimus成本控制在1万美元左右,若以每台2万美元出售,特斯拉将赚取丰厚利润。布局人形机器人可能会在未来某个时候让特斯拉市值提升至25万亿美元,特斯拉的市值可能十倍于当今全球最有价值的企业。

虽然星舰火箭仍未成功,但马斯克的这个新flag仍引起了市场热议。一时间,关于“人形机器人商用元年”“人形机器人迎来大突破”等讨论不绝于耳。下面,就让我们仔细了解一下人形机器人的前世今生。

科幻照进现实

长久以来,人形机器人作为科幻作品中的经典形象,一直是人类对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美好憧憬,从哆啦A梦,到钢铁侠里的“智能管家”贾维斯,人们对于拥有一台人形机器人的美好愿望从未停止。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些愿望正在一步步兑现。

近年来,国内外多家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如特斯拉的Optimus、波士顿动力的Atlas以及中国的优必选Walker等,它们不仅在外观上越来越接近人类,更在功能和应用上展现出强大的潜力。

同时,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为人形机器人带来了新拐点。

大模型能为人形机器人做什么?其实人形机器人主要组成部分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是刚需、软件是灵魂。硬件,就是制造机器人的各类常用硬件,比如控制器、传感器等;软件部分则更为复杂,主要是各种人工智能模型,比如大语言模型、图像扩散模型等。

简言之就是,大模型为人形机器人装上了一颗聪明的大脑。

智元机器人创始人稚晖君就说过,在大模型时代到来之前,机器人都是专用设备,我们需要针对性地对每一个任务进行调试和部署。现在利用大模型的各种通识能力和举一反三的推理能力,我们可以看到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最终走向通用机器人的一道曙光。

大模型技术的崛起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利用大模型的通识能力和推理能力,人形机器人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感知环境、执行任务,从而实现更加智能化、自主化的工作。

人形机器人的商用元年

从产业角度来看,人形机器人商业落地进展可谓是突飞猛进,而且多家企业都将工业作为商业落地的第一站,也就是网友所说的“人形机器人进厂元年”。

今年年初,Figure AI与宝马达成协议,将在宝马美国的工厂部署最新人形机器人。Figure AI的机器人将在接受特定任务培训后,在未来12~24个月内整合逐步到车身车间、钣金和仓库等制造流程中。4月,波士顿动力液压版人形机器人退役、电驱版Atlas面世,随着Atlas变得更灵活,波士顿动力随后表示,股东现代汽车集团在建立下一代汽车制造能力,这将成为新Atlas应用的试验场。

前几天,特斯拉放出了其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在自家工厂“打工”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擎天柱机器人拿取电池,放进电池槽中排列整齐。

放眼国内,“进厂打工”也是机器人的首选。去年8月份,稚晖君在发布远征A1时就表示,虽然远征 A1是个人形机器人,但从一开始就面向工业制造,其49 个自由度是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如汽车生产过程中整理线束、拧螺丝、总装等任务来确定的。

从落地程度来看,今年2月,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已经进入新能源汽车工厂,开启了“打工生涯”。在流水线上,它能够和人类协作完成汽车装配及质量检查作业。

本月初,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迁至北京亦庄小米汽车工厂,据小米介绍,公司正在推进仿人机器人在自有制造产线上分阶段落地。工业、服务等场景将是小米机器人主要应用方向。

我国人形机器人发展如此迅猛,背后当然少不了政府的战略支撑。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时,开篇便指明“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今年1月,工信部、科技部等7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 发展的实施意见》,在部署重点任务时提到,要打造标志性产品、做强未来高端装备。其中,人形机器人排在第一位。该文件明确表示,要突破机器人高转矩密度伺服电机、高动态运动规划与控制、仿生感知与认知、智能灵巧手、电子皮肤等核心技术,重点推进智能制造、家庭服务、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产品的研制及应用。

因此,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据数据显示,2023年底,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是全球申请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最多的国家,累计申请数量已达6618件。同时,我国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已超过50家。其中既包括在该领域耕耘近十年的老牌企业,如优必选、理工华汇、钢铁侠科技等,也有刚刚成立不久的的初创公司,如智元、星动纪元、开普勒探索等。

此外,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发布的产业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7.6亿元,2030年有望成长为千亿元市场,市场规模达1192.46亿元。在又一个千亿级市场面前,近年来人形机器人领域跨界入局者增多,许多互联网企业及汽车企业也都瞄准了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小米、小鹏、科大讯飞等,竞争态势愈发激烈。

挑战与机遇并存

虽然人形机器人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首先,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需要突破一系列核心技术难题,如高转矩密度伺服电机、高动态运动规划与控制、仿生感知与认知等,这些技术的突破将直接影响到人形机器人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其次,人形机器人的成本问题也是制约其规模化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制造成本仍然较高,导致售价较高,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未来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升级等手段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最后,人形机器人的伦理和安全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人形机器人越来越接近人类的外形和功能,它们与人类之间的交互也将越来越频繁和复杂,这将对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未来需要加强相关研究和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以确保人形机器人的安全可控和合规使用。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刘婧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