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转型理念
ENI专访
【CIO说】 第143期

重庆利德工业邹翔宇: 乘风破浪,新挑战在决心而非规划

作者:ENI
摘要:对制造业或者离散型制造业来说,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是必经之路,全员协同参与业务场景是落地关键,而 的关键就在于此。

重庆利德工业信息化负责人 邹翔宇

  • 重庆利德工业邹翔宇: 全员协同、统一标准、全面

    “达成来料产品质量合格率100%”

    “产品质量合格率控制在98%以上”

    “力争产品出厂质量合格率100%”

    “新产品开发3项/年、投入市场2项/年”

    “客户投诉质量问题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及时、可行,客户投诉处理结果满意率100%”

    ……

    对于上述的质量目标,相信很多制造业信息负责人都不会感到陌生,用更短的时间、更快的速度实现更多的质量目标。如果往前推十年,要想同时实现以上质量目标,实现的代价是成本的上升。但随着信息化、工业化的发展,这个问题似乎慢慢找到了答案,而且在不断的更新迭代。

    重庆利德工业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德工业”)是国内专业从事摩托车离合器、汽车曲轴、齿轮、离合器摩擦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民营企业,旗下分为利德公司、佳利德公司、长利公司。

    日前,利德工业信息化负责人邹翔宇在接受ENI经济和信息化网采访时告诉记者,秉持精益生产理念指导企业经营生产,利德工业通过两化融合逐步推进智能制造,期望前期实现多组织核算、供应链协同、研发管理、条码管理,计划降低单据流转处理周期30%,降低产品研发管理时间30%、降低业务核算管理周期25%,最终实现企业多组织法人模式下的业务财务一体化,业务范围:销售-采购、研发-生产、采购-供方、供方-质量、质量-仓储、仓储-生产、生产-销售等多方位闭环,以此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市场竞争力。

    他表示对于机械制造业来说:生产配套繁多、生产工艺精细、生产组织繁杂、制造周期较长,是向用户提供装备或装置的产品,也是制造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制造行业的整机产品往往是由成百上千、甚至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而成,一个零部件又要经过各种加工工艺,或经过车床、钻床、铣床等冷加工,或经过正火、退火、淬火、回火、调质、雾化等热加工。从订单需求到研发生产,最终产品到客户的手中,这个过程需要全员协同参与各业务场景。对制造业或者离散型制造业来说,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是必经之路,全员协同参与业务场景是落地关键,而 的关键就在于此。

  • 重庆利德工业邹翔宇:从被动到主动 利德工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完整的制造业链条中,质量指标控制是不可缺少的,但同时又是很被动的一环,需要把责任落实到各公司、各部门,各公司需要建立整体的质量目标计划,把目标计划分解到各公司和部门,根据公司和部门的目标计划完成情况,按责任公司和部门指标进行绩效考核,从而促使员工积极参与和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信息化手段能辅助企业管理,落实关键性指标,对事项进行追踪问责、落实难于发现的质量问题,把质量事故控制到萌芽状态。而随着数字化浪潮的的到来,质量的定义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被动角色,而是企业在竞争中活下去的红线。

    利德工业旗下有利德公司、佳利德公司和长利公司,三家公司业务流程相差无几,可各产品的属性千差万别,各公司的产品却不尽相同,都属于机械加工、装配性产品,对应的质量控制精细化管理也一样,在针对三家公司进行质量控制精细化调研的过程中,邹翔宇发现在质量管理检验过程中的五大核心问题:1、检验原因:各业务环节按要求报检;2、检验对象:报检要检验的具体实物;3、如何检验:质检方案的手段和标准;4、结果判定:质量检验结果如何判定;5、结果执行: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处理。

    邹翔宇表示:目前利德工业的信息化水平仍处于初期,由于以往走了很多冤枉路所以现状滞后,以往公司信息化规划布局存在严重问题,现对未来的规划做了精心策划、妥善布局,涉及产品研发控制精细化管理、技术质量控制精细化管理、生产计划制定与执行精细化管理、采购仓储精细化管理、物料设备精细化管理、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等等,接下来将通过信息系统逐步的完善并落地。他说: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信息手段的改善,来提升利德工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其核心围绕增效降本的关键指标。

    转型乘风破浪 数字化在于决心而不是规划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行业和职业也会随之变化,企业和从业者需要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对制造企业而言,在 乘风破浪的当下,新的挑战在于决心而非规划。 不仅仅是信息化,而是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的转型,信息化更多的是支持业务,而工业化在于制造的业务,利用信息化手段赋能制造的业务过程管理。邹翔宇表示,信息化系统涉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协同自动化办公管理系统(OA)等等。要想战胜这个挑战,需要全员参与、更需要决策者的支持,还有项目团队高标准、高要求的去执行。实现企业 ,不是一个人就可以推进和落实的,而是从上至下的做到“责任制的落地、统一规则标准、全员参与执行”。

1 2

更多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