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吉利孙理镇:加快
,开启智造新篇章
至今,5G商业化已一年有余,各行各业对5G应用场景都饱含期待。在5G手机已基本规模化、普及化的当下,5G的应用也在朝着多个领域延伸。汽车行业作为AI、5G、物联网等技术的最佳时间领域,从无人驾驶到5G车联网有着无限可能。从1997年迈入汽车领域,吉利汽车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国产汽车领域数字化实践的先行者。湖南吉利作为吉利汽车的老根据地,贯彻总部的智能制造战略,进行了系列的场景应用与试水。
2006年,吉利汽车在湘潭建厂;2017年,湖南吉利新的总装厂投产,迎来
契机。在此期间,湖南吉利实施了基于MES的制造管理平台、基于LES及SRM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以及基于智能制造业务本身的信息化业务流程,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全面覆盖。
孙理镇表示,湖南吉利的
以2017年为转折点。2017年以前实现了简单的数字化应用到信息化的全面覆盖,2017年以后才是真正基于智能制造方向的
。他说:“虽然现有的传统信息化项目已基本覆盖我们的业务范围,但在不同业务链条间的连接还不够顺畅。”所以湖南吉利在积极推动整体的智能制造平台的建设,多方合作促进智造转型项目的落地。
在此过程中,湖南吉利结合实操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了转型验证,围绕能耗、机械手、5G应用、无人叉车等方面展开试点。孙理镇表示在2021年,湖南吉利将继续深化设备互联以及设备互联的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其次就是加大对5G场景的应用,目前在这一领域已取得部分成果。
他说:“我们远期的目标是做无人工厂,但从现阶段的技术水平而言,可能三到五年内都不一定能彻底实现,所以,我们主要还是在小范围内做一些实践,以点概面,逐步推进。”
-
孙理镇:湖南吉利的数字化试点实践
无人叉车
无人叉车在其他行业已经有所应用,但区别于其他行业相对比较单一的定点运送行为,湖南吉利想实现在复杂环境里的场景应用。据孙理镇介绍,其仓库的位置变化频繁,且堆垛的高度超出行业内的通用高度,所以无人叉车这一场景要想在湖南吉利落地有着不小的难度。如果叉车只是单纯的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这种行为模式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但在湖南吉利,现场的料架高度超出常规,虽然在标准内,但是料架堆垛的精准性对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这就给智能化应用提供了场景,结合机器视觉、图像采集以及后台的运算能力,通过5G实现前后台实时连接,实现叉车自适应运行。目前,该方案已通过初步验证,待项目真正落地后,将大大节约人力成本,降低安全隐患。
孙理镇说,车间现有的叉车是需要人为操作的,但处于对车间仓库现场复杂环境的考量,以及对效率和安全的要求,项目团队对此进行了升级。在车辆主体上增加视觉识别和自动驾驶的功能,通过5G将实时采集的数据传到云平台,再借助大数据处理技术,以微秒时延将指令下发给叉车。在没有5G方案之前,这个时延比较大,极易发生事故。5G作为一个高带宽低延时的技术方案,大大提高了指令下达的及时性。“之前也考虑过4G方案,但传输速率或传输时间还是太慢了。虽然对于个人用户来讲并不慢,但对于有着更高要求的实时控制,4G的速度明显是不够的。”孙理镇如是说道,“除了4G,我们还考虑过单车智能,但在单车上进行大数据或复杂计算的话,是不足以支撑企业基于实际情况进行操作的。”正是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考量,湖南吉利最终选择依托5G技术实施自动无人叉车的场景。孙理镇表示这个项目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落地实施。
无人牵引车
湖南吉利厂区占地面积较大。举个例子,车辆的保险杠从涂装车间下线后到总装上线,期间有大概一公里的路程,需要人员驾驶牵引车。对此,湖南吉利期望通过类似无人叉车这种技术方案,实现牵引车按照设定线路自动执行的目标。但无人牵引车的实操难度远超无人叉车。因为无人叉车的实施环境,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但对于无人牵引车而言,它涉及到公共道路,道路情况变化是不可知的,需要以自动驾驶技术结合5G应用才有实现可能。
孙理镇表示,无人牵引车项目目前已进入实车验证阶段,基于单车自动驾驶技术,结合5G技术以及大数据AI智能分析共同协作,预期效果较好。
视觉识别
湖南吉利期望借助AR、视觉识别技术,实现质量检验和装配指导的目的。因为在目前的生产线上,一名新员工要想上岗,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线任务,需要在培训道场经过一万次的重复操作才可以,否则就会有质量风险。如果视觉识别项目得以落地,吉利汽车将通过AR功能快速指导新员工,减少培训时间,实现快速上岗。同时再借助视觉识别功能,快速识别质量问题,降低风险。目前,吉利也同步将视觉识别的检验功能作用于底盘装配和间隙检验,这也是其明年的重点方向。
数据的挖掘和分析
除了对5G的应用,湖南吉利也在持续加强对数据的应用。将生产线所有互联设备的数据和已有的流程型数据进行大规模的集合,汇集到公司的数据中台,并以此制作数据分析模型。孙理镇表示,目前已经在实践的是扭矩数据,具体是对每一台车的扭矩数据都进行了实时记录,并对此进行数据分析,对机器进行异常分析和故障预测,这也是其明年的重点工作。
孙理镇表示,目前湖南吉利主要还是围绕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试点实践,对于传统的MES等系统,则持续深化应用。例如基于工艺的防错,以订单为主线的规模定制,让产品从原来的小品种大数量转化为多品种大数量。据悉,湘潭公司去年的产量是22万台,今年因疫情影响预计在20-21万台,那接下来可能将以万或千为单位,实现一些规模化的定制,这对公司既有的生产组织能力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基于传统系统,吉利汽车已经做了一些改造和研究,提升自有信息化的能力,支撑业务创新变革。
-
湖南吉利孙理镇:转型的最终目的 -提质降本增效
对于制造企业来讲,孙理镇认为,
的目的就是为了提质、降本、增效,这是核心。湖南吉利所有的重点项目、重点工作都是围绕这三个目标展开。无人叉车也好,数据分析也罢,最终目的就是提质降本增效。对于这一点,湖南吉利从上到下都坚定贯彻落实。基于
的推进,公司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包括目前实际的业务场景以及设备数据和自动化体系,全公司多部门共同协作,共同推进,依托现有的架构,识别其他可发力点,加大投入,优化创新。
5G项目和数据挖掘与分析项目,都是公司基于整体业务架构下,识别出来可以重点发力的领域。当然并不止这两点,还有其他方面湖南吉利也都在实践。
所有的项目,最终的价值落脚点,都只有一个:是否有无提质降本增效,并最终转化为具体的财务指标。因为质量是有成本的,降本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财务数据;增效,人力的成本最终也会转化为财务经营数据。所以,湖南吉利通过财务统一的核算口径来评估项目,然后再以项目投资回报率来核算项目的价值,以此作为评判数字化项目能不能产生价值以及是否需要深入投资的依据。最后,项目落地后,湖南吉利还会对项目成果进行评审复盘,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从结果导向,避免贪大求全,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的现象。
“作为制造企业信息化从业者,必须始终保持对业务和技术的双向追求,并对此持之以恒,否则就很难实现或发挥IT的真正价值。只要在这个行业,这两个方向就不能丢。对于业务,必须紧跟业务的步伐,及时掌握业务最新的发展方向及每个细节;对于技术,也必须做到现有技术的沉淀和对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这是孙理镇基于多年来的从业经验对IT从业者提出的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