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创新2.0
I T
产业
当前位置:首页 >互联网•IT > 互联网+ > 互联网化 > 正文
“互联网+医疗健康” 打造就医新体验
来源:闽东日报  作者:佚名 2020-10-10 16:52:01
不用出病房、不用排队,只需扫描患者手腕带上的二维码就能缴纳住院费……这是闽东医院创新的腕带付,为群众带来全新的就医体验。在远程会诊...

不用出病房、不用排队,只需扫描患者手腕带上的二维码就能缴纳住院费……这是闽东医院创新的“腕带付”,为群众带来全新的就医体验。

在远程会诊中心里,医生只需将患者的磁共振检查影像等病历资料发送给福州医院的专家,就可“面对面”共同分析讨论病情,为患者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确定最佳的诊疗方案……宁德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只要打开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就能查看片子和检查结果……这是宁德市医院上线“云胶片”的功能,这种“互联网+医学影像”的模式正式替代传统的“塑料袋+医用胶片”模式,为患者带来了高速、便捷的创新医疗服务。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如今在我市各大医疗机构,像这样“智慧医疗”的事例不胜枚举。为积极践行国家医改大政方针,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新模式,市委、市政府2017年以来持续加大对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投入,启动“13111”全民健康信息化工程,着力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加快构建分级诊疗服务格局,重塑便民惠民服务模式,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先行先试、重点突破,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通过整合全市卫生健康信息资源,实现以身份证号为唯一标识,居民从出生到死亡医疗健康信息的高度关联、互联互通和共享利用。平台累计存储电子健康档案422万份,检查检验记录814万条,诊疗记录2784万条。

——夯实区域信息基础。实施县域卫生信息化提升工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影像、心电、检验、电子病历、扫码支付等信息系统,在县级综合性医院开展结构化电子病历和三级互联互通配套改造,夯实区域卫生信息化基础。建成宁德市智慧医疗云平台,接入全市近2000家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市—县—乡—村网络互通,平台总出口带宽达到1万兆,数据传输能力全省领先。

——推动业务协同联动。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远程门诊、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查房、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覆盖宁德市所有医疗联合体,区域病理、区域检验、血液协同、双向转诊等系统为医疗机构间业务协同联动提供了信息化助力。通过推广“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上级医院服务,促进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构建。

——开展便民惠民措施。以服务群众看病就医和健康管理为核心,在互联网实现个人健康档案调阅、检验检查结果查询、智能导诊、健康宣教、就医指南以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分时段预约功能。患者医学影像在全市医疗机构间实现共享,还可以通过手机扫码,一键分享给专家,避免持实体胶片往返奔波。

“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市卫健委成立以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监督、协调和管理。”市卫健委主任李惠长介绍,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也均实行信息化建设“一把手”负责制。市级还成立了全民健康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卫生计生信息中心,确保各项建设工作有效执行。

同时,市卫健委印发了《关于规范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所有涉及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建设项目,实行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全市一盘棋建设。此外,市卫健委建立项目建设例会和通报制度,加大对建设工作的督导,并要求各县(市、区)卫健局要将各医疗机构项目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当年度院长年薪制考核的内容。

“‘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建设,最主要的是实现线上资源共享,线下服务支撑的全面健康管理,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改善了群众就医感受、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增强了疫情防控能力、提高了医生诊疗效率、改变了医疗教学模式、提升了村所信息水平,推动‘健康宁德’建设迈上新台阶。”李惠长说,下一阶段,市卫健委将认真总结评估“十三五”规划有关工作,抓紧做好“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推进宁德市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暨区域影像系统项目和智慧医疗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就医诊疗流程再造,逐步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就医诊疗“一码”结算。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宋含怡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