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大模型安全研究报告(2024年)》正式发布
来源:中国信通院  作者: 佚名 2024-09-24 10:53:57
为有效防范和消减大模型的安全风险,并促进其在安全领域的应用,阿里云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30余家行业单位共同编制《大模型安全研究报告(2024年)》,并于2024年9月19日云栖大会AI治理与安全论坛上发布。

全球大模型技术竞赛正推动人工智能向通用强智能发展,引发人机交互和应用研发模式变革。大模型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提供动力,但同时也带来安全风险,如模型“幻觉”和指令注入攻击。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通过制定治理原则、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来应对这些挑战。同时,大模型在逻辑推理、任务编排等方面的卓越能力,为解决网络空间安全瓶颈问题带来了新的机遇。

为有效防范和消减大模型的安全风险,并促进其在安全领域的应用,阿里云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30余家行业单位共同编制《大模型安全研究报告(2024年)》,并于2024年9月19日云栖大会AI治理与安全论坛上发布。

报告凝聚业界专家共识,聚焦当前大模型突出安全风险和网络空间安全瓶颈问题,从大模型自身安全和大模型赋能安全两个维度,提出涵盖安全目标、安全属性、保护对象、安全措施四个方面的大模型自身安全框架,以及大模型赋能安全框架。期待这些框架能为社会各方提供有益参考,共同推动大模型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 大模型安全风险地图

为尽可能全面应对大模型领域的基础共性安全挑战,本报告优先对语言、多模态等各类基础大模型系统的安全风险进行系统梳理。与此同时,参考ISO/IEC 5338-2023 《人工智能系统生命周期过程》国际标准,将基础大模型系统抽象为训练数据、算法模型、系统平台和业务应用4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描绘这四个组成部分面临的重要和一般安全风险,形成大模型安全风险地图,共涵盖21个安全风险。

2. 大模型自身安全框架

为消减大模型面临的基础共性安全风险出发,提出了涵盖安全目标、安全属性、保护对象、安全措施四个层面的大模型自身安全框架,构建了保障大模型安全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提出训练数据、模型算法、系统平台、业务应用四方面中共计16项安全保护措施。

3. 大模型赋能安全框架

结合行业实践情况,本报告重点阐述大模型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三个领域的潜在应用方向。网络安全领域,大模型可应用于安全威胁识别、保护、检测、响应、恢复等多个保护环节中的关键场景。数据安全领域,大模型可应用于数据分类分级、APP(SDK)违规处理个人信息检测等场景。内容安全领域,大模型可应用于文本内容安全检测、图像视频内容安全检测和音频内容安全检测等场景。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刘婧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