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发展工业互联网是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也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历史进程的关键驱动力。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集群协作式发展,将极大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和供应链优化,加速供给侧结构改革,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山东已建成大型数据中心44个
山东省通过实施“云行齐鲁 工赋山东”专项行动,有效推动了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并陆续发布了《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规划(2022-2025年)》和《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年)》,围绕制造强省、数字强省这两大目标,加快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夯实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加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一)基础网络建设方面:山东省已建成上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23个、5g基站新建6.1万个,累计开通超16万个。济南、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成为全国唯一双国家级直联点省份,建设完成全国首张确定性骨干网络,枣庄、济宁、威海等12个城市入选国家千兆城市,拓宽工业互联网高速公路。已建成大型数据中心44个、边缘数据中心176个,丰富了全省算力资源。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方面: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公布的《2022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的28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山东占据4席,仅次于北京和广东的各5个,与江苏并列。山东18个专业平台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平台,23个应用平台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2022年,根据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对象和领域不同,山东评选出跨行业跨领域双跨平台、特色行业平台、特色区域平台、专业产业链供应链平台等95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承载工业app超过4万个,提供行业系统解决方案1300多个,为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业互联网赋能应用方面:山东省充分利用工业门类全、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坚持应用场景示范推广,累计培育省级示范项目700多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78个、典型应用场景200多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17个。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评选的140个2021年工业互联网创新领航应用案例中,山东有23个工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上云用云企业数量达到50多万家,培育了7个“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数量居全国第二。
集群发展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
山东省虽然在工业互联网基础建设、赋能应用推广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应看到很多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应用推广政策落地还存在一定偏差,集群化发展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经实地调研,发现山东省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集群式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设备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偏低。一是从两化融合指数来看,山东省企业管理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居全国前列,但设备数字化率和联网率方面只排在全国五位左右,整体偏低。二是从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指数来看,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数据地图( 2021)》数据显示,山东省上云用云企业数量已接近40万家,业务上云普及率为60.3%,在浙江(66.1%)之后位居第二,但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连续两年处于第九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各市调研中发现,存在部分企业和服务提供商联合包装业务、管理上云,申请政府资金补贴等现象,这一定程度解释了为什么山东省企业上云率高而设备数字化和上云率低。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聚集资源缺乏协同。一是在企业内部,因为设备不同、业务不同、开发商不同,不同部门之间、功能业务之间存在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现象,阻碍了数据资源的协同。二是在企业之间、合作伙伴间和供应链之间,缺乏共享标准、数据交换协议和技术接口等,也难以实现供应链中各方资源的协同。三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没有充分衔接政府、行业组织和高校等环节的资源,这些资源可能包括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法规政策、市场需求、技术研究等。
(三)集群发展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一是集群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如潍坊市动力装备集群,202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超过4000亿元,集群内规上企业211家,而广东省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202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规上企业近5000家。二是集群发展质量有待提高。近日公布的首批10个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既有传统优势产业也有新型战略产业,集群产业结构与地理布局趋于合理,但还存在知名度不高、本地配套率低、跨区域协作少等问题,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集群式发展建议
(一)加大数字赋能服务供给,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一是政策牵引前瞻谋划,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全省统筹推进产业数字化基础上,将传统产业集群数字化升级改造作为着力点,出台专项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扶持政策,加快工业互联网赋能步伐,为传统产业集群向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跃升贡献数字力量。二是宣传引导标杆示范,破除传统观念与路径依赖 。立足“一业一策、成功一个、推广一个”原则,实现大带小、强带弱,以应用聚合产业、产业激活区域,加速产业集群化发展和集群产业整体数字化转型。三是咨询查体现场把脉 ,帮助企业找准问题根源。组织建设由研究机构、高校专家、信息技术服务商组成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查体”专家库,分类建立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标准,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以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和数字化水平为目标,选取一定数量的企业分类分阶段为企业评估咨询,到企业现场会诊把脉,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和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结合企业两化融合自评估,梳理企业生产流程,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二)加快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助推产业集群式发展。一是依托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业大脑。对接行业学协会和集群公共服务组织,加快集群内、企业间数据互联互通,打破上下游配套企业数据壁垒,以行业产业大脑方式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二是以集群服务机构与促进组织为主体,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载体,创建协同研发创新中心,为集群企业提供金融政策扶持和资金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对集群产业的投资,有效推动集群产业生态建设,降低集群内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提高工业互联网区域赋能效果和效率。三是依托创新服务平台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对于特别昂贵的设备或者无法购买昂贵设备的中小企业,通过创新服务平台,共享优质生产资源实现加工品质与产能提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设备采购企业成本投入。
(三)加深二级节点与集群融合,加快产业标识解析应用。一是促进机构承担二级节点建设。充分发挥集群促进机构在集群中相对中立的角色定位作用,鼓励促进机构建设运营工业互联网二级解析节点,通过汇聚数据,为决策服务和集群战略规划制定提供数据支撑。二是促进机构助推二级节点建设。充分发挥促进机构桥梁纽带作用,以技术支持、促进企业合作与交流、引导政府投资与社会资金支持、推广成功应用案例以及企业培训与人才培养等方式,推动集群内二级节点的建设和发展。三是服务机构推广标识解析。充分发挥服务机构作用,在其为会员企业提供信息交流、市场调研、标准制定、品牌推广等方面服务的同时,加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宣贯,提供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推介推广。
(四)优化产业生态建设,提升集群品牌影响力。一是以协作建生态提高品牌影响力。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供应商、物流服务商等的无缝连接,实时掌握供应链动态,确保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及时性,提供供应链预测和风险管理功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不确定性。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以客户参与、全程协同、个性定制、共享共促的产业生态重塑产业链价值曲线。二是以生态强战略增强产业领导力。聚焦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加强国际合作,延伸产业链,强化话语权,以数字应用场景为牵引,打造战略新兴产业的数字产业集群,通过融合应用与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位置,提高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竞争力与行业领导力。
(五)科学编制规划,推动集群可持续发展。一是科学规划编制内容。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保证产业可持续发展,鼓励研发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着重引导企业合作协同,实现集群资源共享、协同增效,注重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良性互动。二是明确规划发展目标。按照“市场导向、企业自主、政府推动、合理布局”的原则,对集群实行梯度培育政策,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自身比较优势,明确集群发展的重点产业,制定推进集群发展的重点措施,健全集群公共服务体系。三是落实规划实施效果。明确实施路径,优化集群产业结构,提升集群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进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通过价值链整合或重组价值链优势环节,推动集群产业结构调整。
(六)加强标准安全体系建设,夯实转型赋能保障力。一是以标准体系建设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建立技术标准规范,提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协作水平,强化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监测能力,建立数据标准规范加强数据要素的流通效率,提高集群内企业间协作水平,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为依托,建立产品数据编码规则,帮助企业实现产品追溯机制。二是以创新容错机制鼓励企业牵头标准制定。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对主导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级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起草工作的企业分级给予补助,鼓励企业拓宽视野、勇于创新,通过技术与管理的标准化打造核心竞争力,抢占行业制高点。建立创新激励容错机制,补贴原发性创新失败项目,提高企业创新活力与动力,形成有效技术、知识积累。三是以安全等级评估提高工业数据安全保障。积极布局前沿技术,开展大数据安全评估和数据安全能力评估,建立高效的工业数据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和数据安全体系,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为工业互联网赋能保驾护航。
记者观察:找准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
山东作为工业大省,传统制造业发达,大量企业长期面向产业链中上游,以“to b(对企业)”模式为主,对于下游市场的动向却并不敏感。同时,由于制造业的多样性,很多企业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建设还处于自发状态。
与此同时,制造业又有自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就算是同一个行业的不同细分门类,其生产管理模式也是天差地别。即便是同一细分门类,不同企业的经营决策、管理标准也是大相径庭。上述多样性造成了工业互联网模式难以复制。
可供对比的是消费互联网。众所周知,消费互联网的主要运营模式是“to c(对个人)”,通过流量带动销量,比如现在的直播带货模式,在某一企业取得成功,很快就可以复制到其他企业。
目前,工业互联网的建设还是以一个个企业为核心,企业通过实践摸索,打造出符合其生产工艺和管理决策的运营模式;某家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一旦实践成功,就会通过上下游协作,将其他企业纳入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建设中来。
有志于工业互联网这一“赛道”的企业,不应该执着于复制“成熟模式”,而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应用场景”,并以该场景为依据,探索出符合本企业生产工艺和管理决策的工业互联网运营模式。
如何正确理解工业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已成为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先决条件之一。对此,山东的企业应该“请进来,走出去”。
所谓“请进来”,是指引进先进省份的互联网企业,这些企业拥有丰富的、为制造业企业“赋能”的经验,通过借助外省的智力资源“赋能”山东自己的企业;而“走出去”,指的则是山东的企业应该持开放心态,去先进省份考察先进企业,直接学习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先进经验。
在顶层设计层面,山东应通过对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的解析,以“链主企业”为核心,打通工业数据要素,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将不同企业纳入同一个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在产业链“固链、强链”的同时,实现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延伸。
地方工信部门应根据当地产业特色,建立区域工业互联网“样板间”,围绕研发、设计、生产、服务等环节,主动为当地的企业推介,继而赋能当地产业集群,实现工业互联网模式的快速复制。
未来,山东的制造业企业应该更加注重c端市场,借助与消费互联网的衔接,统一标准体系,建设工业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