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指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覆盖制造企业的设计、生产、管理、销售及服务各个环节,并能基于各个环节产生的数据分析与挖掘进行控制、监测、检测、预测等生产经营活动,在缩短研发周期、增加采购实时性、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及时响应客户需求等方面赋能。该概念强调两个点:其一,制造业的整个生命活动周期都由新一代信息技术所覆盖,既能用先进技术改造各个业务环节,又能尽可能促使全流程走向数字化;其二,产业链条上的各类活动、运营管理活动可通过数据分析赋能决策、预测生产、创新服务。总之,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效率与价值的双提升。
转型价值:在降低研发试错成本、实现批量个性化生产、促成并满足买方市场、提升企业生产能力等方面价值明显。
转型难点:整体来看,难点可概括为自知难、推进难、落实难三点。针对自知难:1)在庞杂生产参与要素(设备、原材料、人员等)中梳理并明确自身需求难、定位清楚自己的数字化水平难;2)企业如何从诸多同质化的供应商中找到适合的合作对象难。针对推进难:1)制造业企业服务链条长,转型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事,破除部门墙难;2)转型具有金额高、周期长的特点,供需双方之间就需求变、急求成、急见效等问题会存在诸多拉锯,顺利推进难。针对落实难:1)制造业企业生产相关数据采集、应用难;2)培养并顺利过渡到数字化的工作方式难。
转型建议:在转型的各个环节、各个参与要素上需自省、外查并行,戒骄戒躁。
供给端:1)对于主打集成商的大厂而言,要针对自身企业基因寻求合适的发展路径,初步来看,对于没有制造业经验的玩家,通用服务>垂直深耕服务用以开源,市场选择先行用以准确切入行业。对于有制造业经验的玩家,则收购/合作代替“从零出发”、占领自己所在行业、持续提升技术投入等是重点。但是,不管哪类企业,都需要重视政府关系。2)对于垂直类玩家而言,经过前期的客户积累、口碑建设后,往往通过生态合作伙伴的建立走向平台化服务,最终可能演变为集成商。
需求端:数字化转型具有持续性,需要企业时刻关注市场变化保证企业数字化方面的先进性。同时,企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路径,忌盲目追求大而全。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路径就是协调式或探索式转型。
制造业地位总览-经济驱动的底座功能
作为世界工厂,对内拉动经济增长、就业、服务底层消费;对外,输出人力、原材料、工业中间品等,满足他国消费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国内市场,在拉动本国经济增长、促进本国就业等方面贡献卓越,更是我国民生消费的底层基础;2)针对全球市场,从原来的原料出口国,逐步转为工业品中间品、中间品等普通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家,为其他国家消费品的满足提供坚实支撑。
价值1:生产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助力企业在产品、工艺、产线等方面研发与验证工作高效、低成本的推进
企业经过数字化改造后,为产品及工艺设计环节带来的直接价值就是降低试错成本和周期。具体而言,通过传感器等器件收集并沉淀产线相关数据,通过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后,可对产品、工艺、产线进行仿真模拟,进而确认关键的产品参数、工艺参数、产线参数等。与此同时,通过输入场外数据,还能不断优化产品、工艺、产线,提升企业研发及生产效率、产品质量。
价值2:生产方式变更带动生产环节重构,生产敏捷性提升,生产有望实现从大批量标准化生产走向大批量的个性化生产
企业经过数字化改造后,企业从研发设计到销售服务全流程实现数字化。各环节数字化落地及打通后,对生产制造环节的直接好处主要有四方面:1)生产方式变更带动生产敏捷性、柔性更强,反馈更加灵活有效;2)交货周期缩短,成品的库存成本降低;3)C2M的模式成为可能;4)上下游联动性变强,优化生产排期。
价值3:数字化促进企业上下游信息协同性提升、需求匹配度升高,企业内生产及销售的积极性提升,其生产及服务能力放大
企业从研发设计到销售服务全流程实现数字化是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直接结果。其中,各环节数字化落地及打通后,对采购、销售环节的直接好处主要有四方面:1)通过数字化提升信息互通的及时性、供应商的可管理性、销售目标的可预测性、采购时间节点的可控性等方面,进而达成企业采销平衡;2)“消费者需要什么-企业生产什么-卖什么”的买方市场将得以建立,并且有望满足买方市场需求;3)数字化将促进企业上下游供需协调性、企业员工积极性、生产敏捷性等方面的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上限有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