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首个 国家标准发布
来源:数据观  作者: 佚名 2022-10-31 13:36:17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2022 年第 13 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批准国家标准 GB T 23011-2022《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价值效益参考模型》正式发布。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22 年第 13 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批准国家标准 GB/T 23011-2022《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数字化转型 价值效益参考模型》(简称《数字化转型 价值效益参考模型》)正式发布。

该标准是我国发布的首个数字化转型国家标准,对数字化转型领域标准化建设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01多项两化融合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数字化转型 价值效益参考模型》是立足两化融合发展过程中数字化转型效益衡量这一关键需求研制发布的一项重要国家标准,对以标准引领两化深度融合、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标准聚焦价值体系重构这一数字化转型根本任务,针对两化融合价值效益 " 有哪些 "" 怎么创造和传递 " 及 " 怎么获取 " 等问题,给出价值效益分类体系、基于能力单元的价值创造和传递体系,以及基于新型能力的价值获取体系等参考模型,阐明以价值为导向,将价值效益要求贯穿数字化转型全过程的方法机制。

据悉,该标准依托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贯标推广生态,已实现在数万家企业的应用普及。截至目前,标准宣贯推广覆盖 10000 余人次,全国约 20000 家企业参考本标准以及 GB/T 23006 等开展数字能力建设及价值创造,有效提升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数字化转型成效持续显现。

此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同时还发布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指南》(GB/T23050-2022)、《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生产设备运行管理规范》(GB/T23022-2022)和《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生产设备运行绩效评价指标集》(GB/T23023-2022)3 项国家标准,这是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速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成果,对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2我国两化深度融合标准走向世界

自 2013 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第一次提出,我国逐渐探索出一条以标准引领两化深度融合的工作体系。

2018 年 6 月,工信部正式组建全国两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构建政产学研用多方联动的标准研制应用交流平台。截至 2022 年 6 月底,我国已发布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超 10 项,全国近 6 万家企业开展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作为我国首个自主研制且大范围普及推广的管理体系类标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已成为广大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构建新型能力的重要方法指导,目前已有逾 23 万家企业通过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找准了发展重点和方向。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主题覆盖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贯标达标企业运营成本平均下降 10%,经营利润平均增加了 11.2%。

与此同时,我国制订的两化融合标准也走向了世界,为全球各国加快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 " 中国方案 "。

2019 年,《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持续竞争能力建设方法论》《产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框架》两项 " 中国方案 " 在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发布实施,成为国际标准。据了解,这些标准已经在三菱、日立、西门子、奔驰、艾默生等众多跨国公司中应用实践。两项标准不仅是我国加快两化融合国际标准化进程的重要突破,更是向全世界推广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经验的成功尝试。

03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 96.6

两化融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利用信息技术作支撑,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新动能,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推进两化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长期性战略部署,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集中体现,是新发展阶段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 也是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扣合点。

工信部发布的《" 十四五 "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明确,到 2025 年,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各领域加速渗透,制造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 105,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 8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 8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 68%,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 45%。

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2021)》显示,2021 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 96.6,同比增长 5.9%,增速持续上扬,两化深度融合正在步入深化应用、加速创新、引领变革的快速发展轨道。

数字化基础建设方面,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分别达到 73.7%、53.7% 和 69.0%,关键业务环节数字化基础持续夯实。

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方面,全国实现产供销集成和产业链协同的企业比例分别为 28.9% 和 12.3%,近五年增长 8.9 和 5.7 个百分点,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运营水平进一步提升。

新模式新业态培育方面,近五年全国开展服务型制造的企业比例由 24.3% 增至 28.6%,实现个性化定制的企业比例由 7.3% 增至 10.0%,新模式新业态的蓬勃发展为企业两化深度融合不断注入新动能。

新型能力建设方面,全国基于数字化手段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的企业比例为 13.0%,实现安全生产监测数据自动采集的企业比例为 48.1%,两化融合助力企业绿色节能、安全生产等关键能力不断提升。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的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表示,截至 2022 年二季度,我国两化融合指数大幅提升。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 55.7%、75.1%,比 2012 年分别提高了 31.1 和 26.3 个百分点。

王建伟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着力提升网络供给能力,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 5G 和千兆光网建设,统筹布局数据与算力设施,合理部署超级计算中心,打造国家大数据枢纽节点和区域中心集群。目前,我国累计建成开通 5G 基站数量 196.8 万个。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 300 多个城市,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同时,深入实施制造数字化转型行动和智能制造工程,打造两化融合贯标升级版,开展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试点示范,遴选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工业 APP 优秀解决方案,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目前,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企业累计超过 5.7 万家,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试点示范类项目超过 1500 个,工业 APP 数量达到 28.32 万个。发布智能制造国家标准 300 余项、国际标准 42 项。培育出主营业务收入超 10 亿元的供应商近百家,服务范围覆盖汽车、纺织、医药等 90% 以上的制造业领域。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张煜洁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