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
当前,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数字化已成为培育经济新动能的杠杆,数字经济本身既是规模巨大的新兴产业,也是助推社会经济方方面面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云计算如何培育经济新动能,阿里云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对此,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
云计算催生数字经济新业态
记者:云计算如何能够成为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在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中,云计算有哪些独特优势?
张建锋:云计算是数字基建的技术底座。在传统IT时代,“烟囱林立”的IT架构体系会带来诸如资金成本的重复投入、维护和数据之间难打通复用、几年之后推倒重建等问题。云计算把算力资源的供需变成了高效的“电网”模式,点击鼠标就像按下电源开关,云计算厂商会把需要的算力从数据中心直接输送过来,弹性存储,即取即用,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计算资源的浪费。云计算大大降低了算力成本、提高了效率、扩大了数据规模,数字化才开始成为现实。
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云计算的优势尤为明显,云计算可以将算力“批发零售”给无数中小企业,使得它们也能享受低价、高能的算力资源。
在2019年,全面上云的拐点已经到来。国际调研公司IDC发布的《全球云计算IT基础设施市场预测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云上的IT基础设施占比超过传统数据中心,成为市场主导者。
如今,云计算已经成为像电网、交通网、互联网一样的社会基础设施,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都离不开云计算提供的底层技术支撑。云计算催生出大量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并与其他基础设施一起,全面支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数字化建设应用。
推动云计算普及
记者:新基建将为云计算发展带来哪些新机遇?未来,云计算怎样像水电煤那样普及到更多的组织和企业当中去?
张建锋:新基建可以大大推动数字化的发展,无论是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还是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其重要共性就是对数字化的高需求。例如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都是基于海量数据的海量计算才能实现,这需要海量的低成本算力资源,唯有云计算可以满足。因此,新基建对云计算发展来说是重要的战略机遇,它将为云计算增加海量的需求和应用场景。
云计算的进一步普及,可从几个方面实现:
第一,云计算是规模经济,随着使用范围扩大,云计算的总体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云计算如今不仅在重新定义数据中心,还在重新定义数据中心的基本单元——服务器,甚至数据中心的细胞——芯片。2017年,阿里云开发了适用于云计算的神龙服务器;2019年,阿里旗下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开始研发一款应用于神龙服务器的专用芯片。这些技术创新,可使数据中心效率更高、速度更快、能耗更低。
第二,随着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正进入秒计时代。这意味着,云计算厂商的算力供给可以精细到按秒计费,让企业等组织的算力成本进一步降低。此外,云的发展也将深刻变革终端。最近,阿里云推出了仅有名片大小的终端云电脑,连接云端服务后用户相当于拥有了一台无限算力的超级电脑。
第三,随着云计算生态的日益成熟,数字化开发和应用门槛正迅速降低,用户体验不断提升。例如,如今基于阿里云的钉钉为企业应用开发提供了便捷的环境,对于没有技术研发能力的中小微企业,在钉钉上用“拖拉拽”的方式就能建立自己的应用,加速企业创新。
数字化挖掘社会生产力新价值
记者: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深入推进,对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何意义?
张建锋:新冠肺炎疫情让各级政府意识到数字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未来社会的所有服务、物体、空间等都将数字化。借助无限算力、数字化、智能化可以挖掘社会生产力蕴含的新价值。
云计算是未来美好生活的技术底座。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基建一端连接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端连接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数字技术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数字技术可成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力工具。当前我国社会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内部差异也十分明显。要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认知问题、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组织协同等能力是必然要求。数字技术空前提高了人类汇集、分析、传播信息的能力,既可为认知、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指引,也可为施策、组织协同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辅助。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也可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过去企业的数字化往往只是在产品、营销、服务等方面搭建数字化的配套设施,经历此次疫情,数字化从“配菜”升级为“主菜”,很多企业不仅将组织架构全面在线化,还进行了组织流程改革,公司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未来,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数字化程度的提高,数字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串珠成线”,升级到产业链层面,汇聚成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