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深入工业互联网。
政策加码、资本跟进,工业互联网发展正驶入“快车道”。虽然受今年疫情影响,但工业互联网仍然是国民经济增长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同时,作为“新基建”的一部分,工业互联网迎来诸多利好,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工业互联网,并希望通过工业互联网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据IDC2019年工业企业调研数显示,25%的中国工业企业已经部署工业互联网,53.3%工业企业计划在未来1-3年内考虑部署工业互联网。
近日,在华为云TechWave工业互联网专题日上,华为云联合分析师机构IDC共同发布了工业互联网白皮书《工业知识与ICT技术深入融合,驱动产业生态重构》。白皮书中指出,工业企业面向未来3年部署的前三项技术分别是:AI和大数据、企业级应用软件SaaS以及设备物联云服务平台。
而华为云的工业互联网一开始就建立在云业务的基础上,并结合AI技术,围绕场景提炼解决方案,对外赋能。目前,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已经深入能源、电子制造、纺织等十多个行业进行运用,并且还在继续拓展垂直领域的落地。
格局未定 群雄混战
从整个行业来看,虽然各家企业都在选择各自优势赛道迅速布局,但是目前国内的工业互联网市场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格局尚未稳定,市场呈现出一派企业们争相创新,群雄混战的局面。
其中,既有制造业巨头,如华为、西门子等大型世界级制造企业,他们在工业流程上有着深厚的积累,已经形成了自家的体系。这些巨头希望开放整个系统的能力,让各国中大型,甚至中小型企业都接入他们的标准,对外输出工业级整体数字化优化能力。
也有企业提供仅用于企业自身的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数字化系统。此外,还有专门定制第三方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公司,多位软件类型的企业。这三类企业或基于原有的制造业基础,或基于积累的软件技术,面向垂直行业定制工业系统,并在场景中持续落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余晓晖表示,工业互联网已经在中国主要的工业行业里面得到较大范围的应用,例如钢铁、石化、汽车等。同时,网络、平台、安全、标识等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产生了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FusionPlant等10个国家级双跨平台,以及众多行业级企业平台。
谈及华为云的差异化和产业逻辑,华为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总裁、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总裁贾永利表示:“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FusionPlant,围绕企业的生产制造流、产品生命周期流和价值创造流三大业务流,帮助工业企业智能升级。面对不同类型行业和企业对三大流程的差异化需求,华为云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技术:联接管理能力,应用开发使能,数据使能和AI使能,赋能行业智能升级。”
“AI+工业互联网”持续落地
具体到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落地层面,B端垂直领域的应用正不断深入。尤其是,传统企业们对于智能化流程的需求巨大,期待着借助云计算、AI等技术改进生产流程实现降本增效。
比如,河南鑫磊集团就与华为云合作打造了智能配煤解决方案,基于华为云知识计算解决方案,依托华为云AI开发平台ModelArts的训练架构及算力开发出了AI配煤优化模型。河南鑫磊集团CIO杨小勇表示:“AI配煤每吨可以实现原料煤成本节省大约15元,鑫磊每年消耗原料煤约180万吨,每年可以节省成本约2700万元。这对于企业运营来说,是不小的成本节省,也是AI能否在行业有效落地的一个示范。”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龚仁彬教授介绍道,在长庆油田和大港油田,华为云提供的AI技术使得测井油气层识别研究周期缩短了约70%,油气层的识别准确度已经达到90%以上。目前,华为云与中国石油正在尝试通过井震联合来进行油藏的反演,下一步,计划逐步将AI应用在石油勘探开发、钻井测井、地震、装备制造等领域应用。
可以看到,在工业互联网落地过程中,AI已经成为关键要素。“AI作为智能体参考架构的核心,在帮助政企、行业构建全场景智慧上将发挥关键作用。600多个项目实践经验表明,AI一旦进入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就能创造更大价值,但行业知识与AI技术的结合是最大难点。”贾永利谈道。
因为工业互联网真正要改变的是生产和组织的运行方式,这就需要专家级别的行业知识,才能更好地针对生产流程提出问题,并进行智能化升级。因此,华为云一直强调行业知识和AI的融合,而如何将这些专业知识进行数字化,做有价值的开发挖掘,也成为行业不断探索实践验证的命题。
此前,华为云就发布了基于AI开发平台ModelArts打造的业界首个全生命周期知识计算解决方案,企业可以基于此打造自己的知识计算平台,目前已广泛用于研发、生产、运营、销售、售后服务等企业核心流程,石油、汽车、医疗、化纤、煤焦化、钢铁、交通等行业也已经率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