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与传统行业融合,以数字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兴起。发达国家在政府和产业界两端发力,从而加快数字化转型布局,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据麦肯锡预测,未来十年,汽车、医药、能源等行业朝着成为新软件公司的数字化方向转型;普华永道《数字化指数调查》显示,88%的企业明确将数字化融入企业战略。由此可见,世界各地正加快数字化战略布局,加快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业的共识。
谁先转?
数字化转型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为主线,以行业资产优化、运营效率提升、产业协同水平提升为目标,以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智能主导为特征的创新发展模式。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围绕资产运行、生产运营的优化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加速产品创新,满足个性化需求,减少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最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可以构建更大范围、深度协同的创新服务体系,提高整个行业的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率,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制造业优势,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构建快速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户和市场需求的能力,具体表现在数字生产运营、数字化产品及服务、数字化资源组织、数字化的创新模式四个方面。
一、生产运营的数字化变革
客户需求的精准洞察、敏捷响应及精准执行是企业生产运营数字化变革的重点方向,体现为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以及新型客户关系的打造、灵活排产与切换、动态产品改造、实时观测影响、灵活资源组织、混合柔性生产部署等。例如,卡夫食品基于社交平台的10亿条客户数据分析实现了客户需求的精准洞察;达索基于交互式产品体验构建消费者3D建模解决方案体验平台;海尔互联工厂通过全定制过程服务打造了从线上用户定制到线下柔性化生产的敏捷响应体系;索菲亚通过打造按需调整和配置服务方式成为柜类定制专家等。
二、产品及服务的数字化变革
智能产品、智能服务、基于平台的服务构成了当前数字化服务变革的三类形态。加快融入数字化技术,由传统产品向智能产品、智能服务升级,以数字化平台为载体打造更多新型商业模式。例如HexoskinSmart运动背心围绕健康状态提供多维度数据监测的智能穿戴产品,卡特彼勒挖掘机利用AccuGrade激光坡度控制系统提供智能装备,特来电基于自建充电桩构建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网,未来汽车基于数据整合提供了共享和共乘服务(出行管理)、信息及娱乐应用等。
三、资源组织的数字化变革
行业数字化催生出开放且弹性的供应链、云端制造、共生生态的创新组织模式。首先,数字化时代需要更加开放、弹性地去整合供应链,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作出更快的反应;其次,需要面向服务、高效低耗和基于知识的网络化资源深度匹配的制造新模式,即云端制造;最后,需要更符合现代行业跨界融合、协同共生发展趋势的多维行业生态,从而更有利于发挥行业多重带动的综合效应。例如华为ISC、海达源平台、生意帮平台、美云智数平台、网络货代平台、中企云链等,正是基于组织形态的创新构建起以需求对接、业务关联、市场融合、经营协同为特征的新型资源组织生态系统。
四、创新模式的数字化变革
数字化驱动的创新模式变革将在网络化的创新组织模式和数据驱动的创新范式两个维度进行。一方面,突破空间和时间限制,利用互联网架起最有效的桥梁,是资源组织创新发展的新方向,即由创新资源能力集中的“中心化、有组织”方式,向群体参与、扁平网状、跨界融通的“半中心化、外组织”的创新生态方式发展,由产品创意、信息内容向高精度新材料设计、能源优化、产品创新等企业核心业务环节延伸。另一方面,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催生出更多新的研究方法、创新方法。
怎么转?
从数字化转型的时间和深度两个维度考虑转型切入领域、作用过程以及实施效果,可以将转型的路径划分为渐进式和变革式两种。
渐进式是利用现有资源,不断改进技术的应用,以支撑现有用户群服务为主的创新方式。这种路径重视内部资源、依靠全员创新,优势是对企业发展和产业格局破坏小、投资风险小,有利于现有企业的长期发展;劣势则在于企业发展相对缓慢、产业结构调整能力相对弱一些。渐进式数字化转型路径积累了先进技术和各类生产要素,培养了用户群,为变革式创新创造条件。渐进式创新与变革式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变革式是采用新型技术使企业原有生产资源沉没或者主要用户发生改变。这种突变式创新是重视外部资源、依靠少数精英的创新,优势是具有颠覆产业结构的能力,企业容易出现爆炸式增长;劣势则在于投资风险大、不确定性强、容易破坏现有产业体系,从而造成大量企业退出和员工失业的局面。变革式转型路径容易出现在技术进步快的新兴产业,特别是模块化技术广泛应用的行业。
面对滚滚而来的行业数字化大潮,我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第一,夯实基础研究,加快补齐数字化转型技术短板。加强数字化转型技术的路线规划,明确实施目标、实施路线和关键短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组织实施重大工程,支持一批技术短板项目;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数字化技术成果的市场化推广。
第二,多举措全面培养数字化转型人才,提升全民数字化素养。一方面支持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联合开展基础人才培养和定向培养等;另一方面支持、鼓励高校设立专业课程,联合研究机构,培养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专业人才,定向输送融合型的基础性人才。
第三,培育产业优秀服务商,共筑行业创新生态。遴选数字化转型优秀技术供应商,构建解决方案资源池;培育数字化转型创新生态,鼓励行业上下游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打造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