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工业和信息化部4月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包括深化产业合作、协同产业布局、提升服务能力、丰富服务产品、打造智慧物流、发展绿色物流、实施海外协同、推动重点突破等。到2025年,快递业服务制造业范围持续拓展,深度融入汽车、消费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制造领域,培育出100个深度融合典型项目和20个深度融合发展先行区。《意见》的出台引起了极大关注。
各地加快推动
《意见》发布后,很多地区推出了相关举措。
山东省邮政管理局联合省工信厅印发通知,加快推动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合作。提出两部门密切协调沟通,共同推动解决短板弱项,加大入厂、入企调研解决问题的力度;培育一批仓配一体化、入厂物流、国际供应链、海外协同等融合发展的成熟模式,分规模建立项目库;鼓励快递企业与制造企业、研究机构交流合作和信息数据对接,鼓励制定两业融合相关标准。
陕西省邮政管理局、工信厅联合印发实施意见,明确要到2025年形成覆盖相关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等环节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培育出10个深度融合典型项目和2个深度融合发展的成熟模式。
重庆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市经信委印发《关于推进重庆市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快递企业提供定制化寄递、仓配一体化和信息化等服务;到2020年底前力争打造“快递进厂”金牌项目2-3个;聚焦海外,打造“快递出海”先进经验;加强绿色包装协同治理;培养引进供应链人才;开展深度融合发展试点。
6月初,合肥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市经信委、市工商联、市快递行业协会召开邮政快递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座谈会,10家制造企业、7家邮政快递企业参加。制造企业介绍了业务情况和快递物流需求,快递企业回应需求。合肥市经信委表示,将开展“快递进厂”试点工作。
探索共赢道路
事实上,快递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已经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
如山东省作为制造大省,拥有海信、海尔、重汽、浪潮等知名制造企业。快递入厂,解决的不仅是原料、货物的运送问题,还实现了供应链的重塑,内部资源调节、物料调配的优化,并深入产品包装、仓储、装配等环节,提高生产效率。
中国重汽卡车公司与山东邮政合作之前,各总装车间每天对接20余家供应商,物料配送不及时,缺件、坏件经常发生,影响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管理难度大。双方合作后,山东邮政提出了供应链物流全流程解决方案,实施了信息化改造、展翼车辆配送、运输器具条码化管理、标准化管理等举措。山东邮政重汽项目组还投入两条真空胎自动分装线和两条子午胎分装线,改变了轮胎分装全靠人工的状况,分装轮胎数量从600条/天提至4000条/天以上;引入了轮胎总成动平衡及端、径跳检测设备等,提升产品安全性;引入精益化生产物流模式,整车生产计划完成率由60%提高到98%,订单交付周期由平均25天缩短到13天。同时大幅降低了库存。
广告首发开服!武力值直接VIP20,注册即享。
随后,山东邮政又成为海尔集团物流服务商,业务范围涵盖备件仓配运输一体化、原材料配送、成品仓储装卸、半成品前工序预装和生产线外包。通过精细化物流供应链的构建, 2019年仅人工成本就为海尔节省2000余万元。
在机械、汽车等行业,零散件的运送每天都在发生,传统物流方式成本高、效率低、损耗高。针对企业不同需求,快递企业量身定制物流综合服务模式。
如奇瑞汽车与芜湖邮政速递物流合作,通过EMS覆盖全国的订单末端配送服务+专业精细的信息化仓储发货管理,可实现2-3天发件到达全国300多个网点和经销商。奇瑞的ERP系统与快递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快递企业直接融入制造企业的生产销售环节,甚至可以像内部的一个部门一样为企业服务。
此外,中通快递承担了上汽大众等汽车企业,富士达、三菱等电梯企业,欧姆龙、贝朗等医疗器械企业的零配件配送;圆通速递承担了松下国际等企业电子设备的配送;韵达则为华镛精密、西尔勒等精密仪器企业提供服务。
顺丰在助力小米集团国内业务的同时,还为其定制了“国际专线运输+原料HUB仓”的自营业务。顺丰有关负责人举例介绍,小米集团的手机零部件通过顺丰控股的全货机运送到印度金奈,零部件到达金奈后再运往工厂进行加工。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何烨介绍,在“中国椅业之乡”浙江安吉,目前椅业企业有700多家,销售收入近400亿元。中通快递在浙江安吉打出“快递+快运”的组合拳,座椅日均收货量在180吨以上。这是两业融合发展,服务中小企业、区域经济的典型案例。
不仅快递业在深度切入制造业供应链,制造企业也在向物流、快递业渗透。如美的集团基于自身物流需求,于2000年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安得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专业化、规模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在全国设立130多个经营中心,主要为家电、消费品企业提供专业物流服务。它发挥了解制造企业需求的优势,可提供补货、包装、库存分析等专业化增值服务。
仍有难题待解
不过,从目前情况看,两业融合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规模效益不明显、融合发展不深入、服务能力不适应和配套支持政策不到位等问题。
中物联现代供应链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书成表示,快递企业目前主要业务仍聚焦于快运,以电商物流为主。真正深入制造企业内部,提供入厂物流、线边物流、逆向物流和仓配一体化等服务的还比较少。同时,制造业行业种类较多,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运送要求有着很大差异,也对快递物流服务的专业性、安全性、针对性、个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书成指出,一方面,快递企业应主动适应需求,尽快培育服务能力,加快向综合快递物流运营商转型。另一方面,制造企业应摒弃“大而全、小而全”的思路,可将采购、仓储、配送、售后服务、逆向物流等供应链服务业务,整体外包给以快递物流企业为代表的第三方供应链服务企业。
同时,快递企业与制造企业应各自发挥优势,共同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需求、库存和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协同提升基础设施、装备和作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制造企业可将自有的仓储设施、车辆、铁路专用线、港口码头、场站、部分包装加工车间等资源,通过股权合作、资产转让、设施租赁等方式共享给快递物流企业。快递物流企业也可以将物流管理系统、车货匹配平台、人力资源、服务能力、管理标准等共享给制造业企业。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何烨表示,快递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要因业施策,如针对轻工行业中小企业多、产业集聚发展等特点,注重发挥产业集群和电商平台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鞍钢招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明华提出,从实践中看,快递业与制造业的融合,还需要强化政策支持。如受制于大型企业普遍存在的厂区内安保问题,目前在很多大型工业企业,社会物流企业无法入厂,需要在保障企业安保工作有效进行的基础上,为口碑好、信誉高的社会物流企业打开绿色通道。
同时,为了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可联合制定对于各类专业物资从包装、容器到运输、存储方面的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共同推动绿色包装标准体系和社会包装循环利用体系的建设,并借此机会培养制造业供应链跨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