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九天微星卫星研发制造基地--智能卫星工厂在唐山开工。这是卫星互联网纳入国家新基建之后,首个落地建设的重大项目。按照计划,卫星工厂将于2021年初建成投产,届时可实现年产100颗以上百公斤级卫星的产能。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卫星互联网的企业之一,九天微星定位为小卫星全产业链服务商。2018年,九天微星两次发射共8颗卫星并全部成功运行,率先实现民营企业百公斤级卫星的自主研制及在轨验证,走通整星研制及在轨交付、天地一体化通信解决方案两大主营业务。
此次,九天微星将智能化、脉动式的工业产线引入卫星制造领域,将改变传统的卫星制造模式,以批量化生产服务国家卫星互联网“新基建”的建设需求。唐山卫星工厂将引入AGV机器人和MES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软硬件,确保在短周期、低成本的情况下,灵活批量化生产50-500公斤级卫星,有望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批量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卫星制造与研发基地。
“卫星工厂不仅是卫星整星总装生产基地,还是卫星技术与应用研发实验室。”九天微星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彭媛媛在现场表示,将依托现有的卫星和通信技术积累,开展下一代通信系统及平台的设计研制,推动卫星互联网终端产品研发和行业示范应用拓展,为卫星工厂提供“高科技、低成本”的技术成果转化。目前,该公司已启动B+轮融资。公开数据,该公司此前共完成6轮融资,融资总额累计超过5亿元,是国内民营卫星领域融资最多的企业之一。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划定为“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之一。业界认为,这标志着2020年成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元年,预计其将成为贯穿“十四五”的重要投资阵地。公开数据显示,国内上半年卫星互联网相关企业新注册1128家,同比增长158%。
2020年至2030年是卫星互联网发展的窗口期。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球在轨卫星数量为2218颗,未来10年内预计数量将扩大10倍,增量主要来自于低轨通信卫星。
卫星需求增长必然带来生产模式和产业链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卫星批量化生产是卫星互联网新基建的关键,针对产能相对不足的现状,卫星工厂模式是满足行业刚需的选择,可将研制生产周期从传统的30个月缩短到数周/天时间。